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News

联系我们Contact Us

云南睐鄢风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电话:18556842815

邮箱:laiyanfengqing@outlook.com

网址:http://www.valvechinavalve.com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关上街道办事处双凤社区居委会宏德村201号

酒店业该如何应对招工难问题

2023-03-29
1346 次

酒店业该如何应对招工难问题

来源:酒店之家 侵删


“三百万人才缺口”、“离职率最高的行业”......不仅是数据与资讯的渲染,疫情下的酒店老板都感受到了此般切肤之痛:招不到人,也留不住人才,这是目前酒店业存在的共性问题。


从前程无忧《2022离职和薪酬调研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到,“餐饮/酒店/旅游”行业(以下简称“餐酒旅”)以24.7%的主动离职率位列各行业榜首。


△图片源自《2022离职和薪酬调研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餐酒旅行业2019年和2021年的离职率都明显高于2020年。2019疫情初始市场震荡,2020情况相对平稳各方观望,而2021的离职率新高可能更多是因为后疫情时代的情况多变、市场低迷以及从业人员信心与心态的起伏。


阻止这一趋势的持续发酵,需要酒店业与市场环境共同转变。


从大环境来看,各行各业2021的离职率相较2020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近年来“招工难”也成为热度持续不减的社会议题。


从百度指数来看,2019年至今关于“招工难”的资讯量每周平均超过23000条,每年的二到四月是招工难问题的集中爆发期,这一规律也值得酒店行业思考与应对。


但从更长远的趋势来看,在各项政策与市场引导的作用下,2019年初至今,“用工难”相关资讯数量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市场整体对招工难问题的解决还是持乐观态度。


△数据源自百度指数


那么,酒店业的招工难问题该如何应对呢?


根据中瑞研究中心数据,2020年员工总体流失率在20%以上的酒店占比达39%,其中,流失率在41%以上的酒店占比6%。部分从业者认为,薪酬低是导致酒店业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罪魁祸首。


但笔者认为,一个行业的薪酬标准是长期以来市场调节下形成的,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市场这双无形的手来开路,我们跟随即可。并且,现如今薪资的高低可能并不是酒店业留不住人才的最主要原因。


2019年4月到9月,麻省理工学院(MIT)相关团队分析了包括了酒店业员工在内的各行业3400万离职员工的在线档案,得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虽然媒体上对离职潮的讨论都集中在员工对薪酬的不满上,但调研结果发现,薪酬与相关回报对员工离职的影响仅排在第十六位,而排在第一的因素是“令人不愉快的企业环境与文化”,其影响力是薪酬的10倍。


△数据源自MIT Sloan


△美国酒店业的离职率也位居各行业前列 数据源自MIT Sloan


对于酒店业来说,如何从企业文化入手提升行业魅力,吸引并留住需要公平、包容与尊重的人才是十分值得思考与着手解决的问题。或许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多方位打造酒店良好企业文化,吸引人才


酒店打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打造和谐、公平以及尊重员工个性的工作环境。酒店业普遍存在着教条式的经验主义与“一言堂”情况,这对于业务创新与提高员工积极性与归属感是明显阻碍。如何打造酒店良好的企业氛围?可以从以下四点做出改变:


⭐建立愿景并保持共鸣


如果酒店里的每个人都没有围绕你的愿景团结起来,大家很容易忘记自己所从事的业务的价值。酒店的业务是为客户服务。不管你的角色是什么——投资人、店长或任何部门的员工,都应该专注于你设定的愿景。对于酒店管理人员来说,保持团队共鸣很重要。


⭐分散决策


这一做法的要点在于信任与尊重,要相信你在一线工作的团队拥有知识和有效信息,可以做出正确的决策来服务酒店的客户,并最终推动业务发展。这样也能使员工感受到自身的价值被重视与尊重,从而提高其归属感。


⭐公正地提供奖励


要及时额外奖励工作效果超越酒店愿景的团队成员,这对愿景的落实与凝聚力的增强很有效果。同时,酒店要为员工提供明确的职业规划、制定清晰公平的绩效指标,在绩效奖励的机制上做到透明公开可量化。


△图片源自网络


⭐沟通,让每个成员都了解和参与


真诚沟通在任何企业都至关重要。让每个员工都了解酒店最近发生的事情的一个简单方法就是每周、每月或任何最有效的方式定期召开团队会议。如果由于业务繁忙很难做到全员参与,也可以利用短信、微信群来做到信息互通,强大的企业文化与凝聚力就是在一次次坦诚的沟通中建立起来的,这是让每个员工都感受到自己被重视的有效方法。


提升酒店包容度与凝聚力,管理和培养人才


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EHL)在其最新研判的酒店业发展十大趋势中表示,长期留住员工以及被动、等级管理风格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酒店要学会积极管理和培养人才。


虽能解燃眉之急,但灵活用工服务质量低、责任感不强等劣势已经在近段时间的酒店实践中显现,“重量不重质”的酒店团队建设是错误的方向。


如何灵活地培养人才与用好人才或许是下一步值得探索的道路。随着酒店个性化产品与服务的趋势兴起,如何匹配与之对应的各类型高质量员工是投资者们需要重视的问题。


无论是通过内外部培训还是跨行业交流,现阶段酒店投资者与管理者都需要树立起管理和培养人才的意识,提升包容度,发现团队成员的亮点并着力发展。


△图片源自网络



迎接酒店业发展新变化,升级改造用工结构


三年疫情的风雨下,大家都在考虑酒店发展走向何方?降本增利的普适目标下,利用数字化与智能化降低人力成本的愿景吸引着酒店投资人与管理者,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个起步发展的趋势,人力仍是参与这一愿景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数字智能化改革下对酒店人才的要求将只增不减,并且对员工的能力素养有新的期望,比如技术运维能力、情绪服务能力、管理统筹能力等等,应对这一趋势在调整用工策略时应当更加重质量、重培养。


同时,正如EHL研判的那样,标准化将不再是酒店业的常态。各类型“酒店+X”的兴起与较为成功的实践也拓宽了酒店的用工局限,在提升酒店业自身魅力的前提下,从不同行业吸纳人才,以创新多元的姿态看待未来的发展与用工模式,在饱和且乏力的存量市场中发现新需求,新人才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图片源自网络


总的来说,酒店业是围绕空间与人的生意,团队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这个空间对用户的价值。


没有人才的酒店业需要从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改造用工模式三个方向上来着力突破发展瓶颈。重视人的价值、发展人的价值,这应该是酒店业需要树立的共同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