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旅游业年度策略报告
来源 I 未来智库 侵删
2021年关键词为“后疫情”,社服细分行业随着疫情时有反复波动较大,全年板块走势和疫情形势息息相关,Q1疫情回 稳,叠加春节消费带动,社服跑赢;Q2-Q4全国各地接连出现局部疫情反复,政策收紧&消费需求压制冲击社服板块。2021年CS旅游及休闲板块跌幅达18%,CS酒店及餐饮因酒店表现强劲,涨幅为11%。重点跟踪个股中酒店、餐饮龙头表现分化,首旅酒店/锦江酒店/海底捞/九毛九等标的涨跌幅分别为23%/14%/-71%/- 42%。
随着各地疫情反复,社会消费零售受到冲击。2021年前三 季度社零增速呈现倒V型反转。但随着防疫效率的提升,9月社零增速开始反弹,Q4社零数据明显好转;服务业PMI于9月底升至枯荣线上方,并保持稳定在枯荣线上方;国内及国际民航客运量受疫情反复影响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疫情反复下仍未出现明确拐点。随着疫苗接种,2022年主旋律是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关注政策利好、消费升级以及服务消费的成长。坚定看好休闲 服务类消费的长期发展潜力。
展望2022,疫后顺周期和服务消费成长是主旋律,亦是十四五规划消费内循环核心。对比海外,我国服务消费占比仍有较大差距,提升空间广阔。同时,我国正值人均GDP从1万美元向1.5万美元提升的关键时期,城镇化、经济增长、消费结构等多因素将刺激服务消费需求显著提升。
服务消费是“十四五”规划的消费内循环核心
十四五规划建议稿首提“全面促进消费”,提出一系列新目标、新部署。整体来看,将继续传统消费升级、培育新型消费、鼓励消费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发展,以及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建议稿强调了以“高质量供给和以质量品牌为重点”,带来本土品牌崛起,推动线上和线下的有效融合。同时希望“开拓城乡消费市场”,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
“发展服务消费,进一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规则。”未来消费方面垄断和高门槛领域将会有更多政策上的放宽和扶持,尤其将推进过往所提到的服务消费领域,在2018年国务院发布的《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中,重点强调了从旅游、文化、体育、健康等领域进一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
服务消费将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是 “双循环”中的消费内循环核心。“十四五”文旅规划强调推动出境旅游与国内旅游、入境旅游三大市场协调发展;分步有序促进入境旅游,稳步发展出境旅游,持续推进旅游交流合作。
对比海外,我国服务型消费占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我国服务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虽然近年有所提高, 但2019年占比仍然仅有42%左右,与海外相比差距仍大,我国服务消费提升空间广阔。
我国正值发展服务消费的黄金时期。参考美国,美国在人均GDP在1万向1.5万美元发展的期间,服务消费占 总消费的比例提升的幅度最大,从53.3%提升到56.6%。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均GDP从1万美元向1.5万美元提升 的关键时期,随着人均GDP的上行,消费结构从衣食住行基础需求向娱乐休闲消费需求发展,对于文娱、旅游等服务消费的需求将会显著提升。
城镇化率上升,刺激消费增长。2019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超过60%,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 44.38%,两者间仍有超15pct的差距。预计203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有望突破70%,同时消弭常住与户籍人口的差距也有较大空间。同时新型城镇化将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从而进一步刺激消费内循环快速发展。
经济增长催动服务消费需求旺盛。从家庭可支配收入来看,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数据,2010-2018年城市主 流家庭年可支配收入从7.9-13.8万元提升到了13.8-19.7万元,家庭年可支配收入有了大幅的提升。在未来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家庭可支配收入有望进一步提升,从而催生消费结构向服务消费升级。
消费结构变化刺激服务消费。未来消费结构的年龄变化也将驱动服务消费增长。目前新消费主力人群已经 形成由Z世代为代表的90后、00后为主;另一方面,以60、70后为主的高净值人群,伴随着退休,将有更充沛的时间进行消费,在必需品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后,他们势必将增加服务消费需求。
2021Q3以来疫情致行业波动,中期复苏稳健。过去十年,星级酒店平均出租率的波动与GDP高度正相关。在GDP增速处于较高水平的2010-2011 以及2016-2017年,中高端酒店出租率达到约60%。从疫后数据来看,2021年Q2星级酒店综合出租率达到50.1%(环比Q1+14.7pct)。2021Q3以 来全国范围内多地的疫情反复延缓复苏进程,但中期来看,我们认为行业复苏逻辑仍然不变,且在RevPAR可能呈现震荡上行态势。
供需矛盾突出,大量中小酒店退出市场,龙头企业加速扩张步伐。疫情加速酒店地域性与结构性供需失衡,根据盈蝶咨询统计,2020年全国住宿业设施净减少16.1万家,其中酒店设施/其他住宿设施分别减少5.9/10.2万家,为龙头酒店扩张创造新契机。
疫情反复下龙头企业抗风险能力凸显,RevPAR回升总体稳定。2021年以来全国各地零星疫情时有发生,但总体可控,抗疫常态 化下2021上半年各龙头企业RevPAR回升明显,但2021年7月以来疫情在多地反复发生,全国整体入住率和每间可售房收入下降。2021Q3以来三家龙头酒店股价受疫情反复影响波动较小,总体保持稳定。2021Q3首旅、华住和锦江RevPAR分别达124、177和 139元,出租率分别为62%、72%和64%,我们预计三家酒店集团RevPAR在零星疫情反复下后续呈波动回升态势。三家龙头公司 2021Q2以来ROE基本回正,其中首旅集团恢复最为强劲。
国内多地疫情反复扰动,节假日出游复苏波折。自2020年清明节假期以来我国文旅行业持续复苏,并于2021年五一假期达到高点。但2021年6月 以来多地疫情抬头,假期复苏程度环比下行。据文旅部统计,2022年春节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人次恢复至2019年73.9%,国内旅游收入恢复至 2019年56.3%,在2022年春节前疫情反复背景下,假日文旅消费依然平淡。
居民文旅消费潜力与需求旺盛,“十四五”规划助力行业优质发展。目前文旅行业已逐步形成较为成熟的反馈及应急机制,对于企业来说,疫情下快反能力将决定其能否疫后新常态下适应生存。2022年1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规划》提:
1)在新冠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分步有序促进入境旅游,稳步发展出境旅游,持续推进旅游交流合作,推动出境旅游与国内旅游、入境旅游 三大市场协调发展。
2)到2025年,旅游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旅游有效供给、优质供给、弹性供给更为丰富,大众旅游消费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在入境供给端优化旅游景区、酒店接待服务,完善旅行社、导游服务。在出境方面, 《规划》支持有条件国内旅企构建海外旅游接待网络,加强国际化布局,此举将有效促进出境游企业业务复苏,海外文旅有望持续受益。同时,我们认为适时启动入境游、出境游将带动国内泛文旅企业(包含酒店&免税等)持续复苏,优质标的业绩弹性充足,具备布局价值。
全球各国逐步放开,出境游/海外文旅复苏渐近。据Our World in Data数据,截至2021年12月14日,全球已累计接种新冠疫苗84.7 亿剂次,伴随海外疫苗接种量快速上升,全球主要经济体每周新增确诊病例逐步平稳。2021年12月由于爆发于南非Omicron新冠病 毒传染性较强,新增确诊再次抬头,但其致病/致死率情况仍有待观察。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多国释放边境管控放开信号,11月8 日美国重开国门,完全接种新冠疫苗即可进入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等国有望陆续放开边境管控。